主頁(http://www.specialedlaw.net):構筑高可靠的便攜應急通信系統-整合天通衛星與對講機 最近給不少客戶設計了應急通信系統的方案,不同的客戶都有不同的需求,但是有一點基本是相同的,大家都要求在最極端的情況發生時,還要能保持通訊功能,通俗一點講,就是要“保底,保命”。 那么什么是最極端的情況呢,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三斷,“斷電,斷網,斷路”。雖然一般人在生活中很難遇到這樣的情況,但是應急系統應對的就是這種“萬一”的狀況。所以,應急通信系統的設計,就要充分考慮到這種極端的使用條件。下面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來聊聊應急通訊系統需要滿足的需求。 “斷電”實際上意味著應急現場的電力是無法保證的,這個大家都應該清楚。比如地震,山洪,泥石流等各種自然災害發生時,當地的電廠,電力輸送線路非常容易遭受損害,發生電力中斷的情況,這時應急救援隊可以使用柴油發電機,或者電池箱進行臨時供電;但是,這樣的設備使用也有限制,需要燃料車,或者后勤保障車支援?紤]到現場會有多部門的聯合行動,需要電力供應的設備非常多,如照明,辦公,通訊,后勤,救援設備等,F場的電力供應非常寶貴,因此對我們通訊設備的要求也非常高,必須要節能,省電,續航時間越長越好。比如,一次充電后,能連續工作12個小時以上,這樣在執行救援任務時,就可以深入災害現場,不會發生經常退回來充電的問題。所以,應急通訊設備的高效節能是非常重要的,直接關系到整個任務的執行效果。
“斷網”帶給我們通訊系統的挑戰是巨大的。通訊的本質是聯網,聯通。這里所說的斷網,一般是指沒有運營商的公網信號了,比如4G/5G網絡,或者是PSTN電話網。造成斷網的因素比較多,比如地質災害損壞電網,造成基站電力中斷;比如信號塔,光纜被物理損毀;再比如,突發的信道擁塞導致網絡不可用等。因此,在設計應急通訊系統時,必須要考慮到帶寬占用性能。例如很多項目要求視頻功能,一般需要公網支持,或者是采用自組網設備傳輸視頻,帶來的問題是設備多,帶寬要求高,耗電量大。如果有后勤車輛做保障,問題不大。但是很多時候,應急現場的帶寬資源非常寶貴,與“電力”一樣是無法保證的。所以,可靠的應急通訊系統應該一方面盡可能少的占用帶寬;另一方面,不需要公網,也能保證通訊暢通。 目前,我們推薦將天通衛星與對講機系統整合起來,就是基于這兩點考慮。天通衛星是我國自主的移動通訊衛星,運行于地球同步軌道,發生自然災害,應急事件時,只需要一部衛星手機,就可以隨時保持于外界的通聯;對講機通訊,高效快捷,沒有容量限制,可以隨時加入,不需要公網,非常適合應急現場的群組通訊。同時,將天通衛星鏈路共享給對講機群組后,還可以避免衛星信道擁塞的問題,保證通訊暢通。這樣,在任何極端情況發生時,既可以滿足前端應急現場的通訊溝通需求,又可以保證與后方指揮中心的通訊暢通,非?煽。 最后一個挑戰“斷路”,主要指的是道路交通中斷,阻礙車輛,隊伍到達災害,事故發生現場。但是,可以通過單兵人員和小組,攜帶相應的救援設備,抵達現場。這樣,對通訊設備的便攜性要求就比較高了。一般來說,單兵背負的設備不應該超過10Kg。一個人的體力有限,往往在應急現場,需要面對更加復雜的天氣,地質等危險情況,所以,設備越輕便,越適合單兵執行任務;另外,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是易用性,設備功能簡單,開機就可以工作,不需要設置,不需要太多的步驟。這樣,單兵在前端現場執行任務才能得心應手。
通過以上的討論,大家對前端現場應急通訊系統需要滿足那些硬指標有了一個了解。當然,在涉及到具體方案的時候,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,抓住客戶真正的需求點,設計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最佳方案。 (中國集群通信網 | 責任編輯:李俊勇) |